女子携亡夫照片回苏州认亲 替夫圆梦寻根。8月23日配资公司官网首页,在苏州市吴江区的一个村子里,84岁的吴阿毛见到从内蒙古赶来的侄媳杨晓丽时,颤巍巍地鞠躬痛哭。原来,杨晓丽的丈夫苏解心是“国家的孩子”,在公安机关和寻亲志愿者的帮助下,成功找到了家人。遗憾的是,苏解心已于2022年因病去世。吴阿毛回忆称,由于当年家中生活条件不好,她与嫂子一同将出生不久的苏解心送到了上海。
目睹姑姑如此悲痛,杨晓丽表示非常感激也非常同情老人家,值得庆幸的是还能见到她健在,这是他们最大的安慰。她祝老人身体健康、长寿快乐。
杨晓丽和儿子苏杨回到苏州认亲。84岁的吴阿毛坐在椅子上望向门外,仿佛一直在等待着侄子一家归来。刚一提起这位远在草原的亲人,她的眼泪便夺眶而出。“孩子们回来了,我真的很高兴,欢迎他们回家。”话还没说完,老人已经泣不成声。“对不起,那么小……当时家里实在养不活,是嫂嫂和我一起把他送走的……”
在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民警柯伟力和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会长李勇国等人的陪伴下,杨晓丽终于走进了丈夫离别65年的家。刚见面,她就和哥哥、弟弟紧紧相拥。而此时,一直坐在后面的吴阿毛早已泪流满面。她强撑着力气,颤巍巍地站起身,不停地向杨晓丽鞠躬道歉:“对不起……对不起……要是他能一起回来该多好……”杨晓丽连忙将姑姑扶回椅子,轻声安慰道:“没事了,您这么大年纪,一定要保重身体。苏解心的儿子回来了,我们一家都回来了!”
吴阿毛一遍遍看着苏解心的照片,泪水始终未停。看到姑姑如此悲痛的场景,杨晓丽说虽然有些遗憾,但一切终于圆满。希望姑姑好好保重。以前或许有过埋怨,但看到她这么难过、这么流泪,所有的纠结也都放下了。如果丈夫在天有灵,他一定也会这样安慰姑姑的。
43岁的苏杨是苏解心的儿子,这次和母亲一起回来认亲。一家人团聚共尝汤圆时,他蓦然想起已故的父亲,泪水瞬间夺眶而出。苏杨告诉记者,父亲是巴彦淖尔市“国家的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编号“96”。成年后,父亲成为一名老师,教授古汉语文学。
18岁时,苏杨第一次得知父亲的身世。父亲虽然性格内敛、不善表达,但家人深知他内心一直存有寻亲的心结。多年来,全家人多次尝试寻亲,查阅文献档案、拨打电话、多方联络,却始终未有线索。直到2021年底,苏杨的父亲在巴彦淖尔市公安局留下了血样。不幸的是,他于2022年7月去世,未能亲眼见到寻亲的结果。苏杨表示,此次能找到亲人是对父亲遗憾的弥补。
杨晓丽随身携带着记录丈夫一生的照片,足足有50余张。她坦言,将这些照片带回丈夫的故乡、交到亲人手中,是希望他们知道苏解心一生过得幸福而充实。她哽咽着说最遗憾的是,他还没等到回家就走了。他们想替他弥补这个遗憾,也愿他在天堂能够安息。
62岁的吴海林是苏解心的四弟。据他介绍,苏解心被送走时尚未取名,只知他出生于1959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在家排行第三。两年前,吴海林在看到媒体的寻亲报道后,主动采血入库。在团聚前两天,他从寻亲志愿者朱学明口中得知三哥已经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沉重。但见到三嫂和侄子回来,他依然感到欣慰。
在寻亲民警柯伟力看来,苏解心能够成功寻亲实属不易。整个过程较为特殊,最初比对出苏解心的数据并不匹配,但柯伟力并未放弃。最终通过采集亲兄弟血样进行二次比对,确认了他们之间的嫡亲关系。
借此机会,柯伟力发出呼吁:无论是寻亲者,还是家中有送养情况的家庭,都应主动到公安机关采血入库。尽管苏解心带着些许遗憾配资公司官网首页,但最终回到了故乡、实现了团圆。如今“国家的孩子”都已六七十岁,采血入库不仅是给自己一个答案,更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